全国两会期间派聚焦这一科技活动的“指挥棒”……
3月5日,习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要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从根本上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
创新驱动的本质是人才驱动。大力培育创新文化,健全科技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为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尽展才华创造良好环境,才能激发科研人员积极性,推动关键产业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
全国两会期间,不少派聚焦科技评价这一科技活动的“指挥棒”,就发挥科技人才和成果评价导向激励作用建言资政。
近年来,我国围绕科技评价改革,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改革措施,为进一步健全完善科技成果评价体系,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紧密结合,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出了更加明确、科学、合理、可持续的实施方向和路径,其中“减量”、破“唯”等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纠偏作用。但科技评价体系改革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评价的多元化价值体现不够就是其中之一。
民盟中央在调研中发现,目前的科技评价关注学术有余,综合评鉴不足。各类科技人才项目评审标准更侧重于候选人过往学术经历及前期成果积累,虽然也将学术规范、科学精神与道德品质列入其中,但对候选人的德行评鉴力度不足,甚至出现不少科研人员失德失范行为。
民盟中央提出,评价体系改革应再次聚焦,聚焦于激发科研工作者的个人潜能,聚焦于协同进行重大科研任务攻关,提高科研攻关效能。同时,要注重德才兼备综合评价,坚持德行评鉴采用正负面清单并举原则,强化负面清单体检,设置正面清单的加分项。加强对入选人才称号科技人才的道德监督力度,从严设置德行清退制度,增强人才称号的道德示范作用。
民革中央认为,科技评价涉及政府、科技主管部门、研究单位、高校及科研人员多个主体、多个层次和多种因素,需要明确各利益方的任务与责任,形成良性互动的科技生态,厘清与科技评价体系相关的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保证推进科技评价体系以最科学、合理、有效的方式展开。
民盟中央建议组建专班,加强作为评价主体的科技、教育、人社、组织等部门的协同。遴选相关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开展试点改革,下放更多人事自主权,调动基层单位创新活力,扶持第三方非营利性评价机构建设,形成上下联动、多元参与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网络。
“科技评价改革相关政策也要相互配套,互为补充,注重试点和推广,克服政策难落地现象。”民革中央表示。
民盟中央表示,中央和地方都精心设计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方案,但由于人才评价的多元性、潜在性、长期性,评价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笼统或单一的评价方法难以对科技人才进行精准合理评价,尤其对“创造力”“创新潜力”等隐性因素更是难以评判。
“应坚持分类评价,优化评价标准。”民革中央表示,坚持分类评价,就是要针对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等不同种类科技成果,建立和完善更加精细化的综合指标,进一步健全科技成果分类评价体系。优化评价标准,则应从科学研究水平、学术声誉及影响力、经济发展贡献、应用成果转换、人才培养质量等多个方面科学构建评价标准,不断细化评价标准,形成网络状的分类评价标准体系,准确反映科技成果的质量水平。
民盟中央提出,应以职业属性和岗位要求为基础,突出原创导向、需求导向、市场导向,把技术创新推广、专利发明创造、成果转化效益、产业发展贡献等作为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评价指标,建立以能力水平和业绩成果为导向的职称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聚焦基础性、原创性研究短板及“卡脖子技术”攻关等重大任务,进一步细化分类评价标准。
“如对于基础研究类人才,实行以原创成果和高质量论文为标志的代表作评价,建立体现重大原创性贡献、国家战略需求以及学科特点、学术影响力和研究能力等的人才评价指标。对基础研究人才、青年科技人才重点推行聘期评价、长周期评价,包容‘十年不鸣’,静待‘一鸣惊人’等。”民盟中央表示。
此外,民革中央还提出了“合理设置评价标准的计算方法,弱化‘帽子’、项目、经费、职称、论文数量的作用,增强科技成果促进社会发展的实际效能”“延长基础研究考核的期限,避免科技人员的短期化行为”等建议。
关于科技评价规制落实问题,民盟中央一直很关注。他们认为,由于缺乏落地试点的测量校验,导致各地各单位制定的科技人才项目评价定性指标往往测量精细度不够,实际操作困难、落地实施乏力,隐形变相的“四唯”“五唯”现象依然存在。
日前,科技部会同财政部在京召开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地方综合改革试点方案论证会就是为完善试点地方方案提供意见建议,派中央也从“借力”新技术、完善专家库建设等方面建言献策。
民盟中央提出,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应用于人才评价领域,提高科技人才评价体系的客观性、准确性、全面性。由国务院牵头设立国家级人才数据中心,收集包括教育部、科技部、公安部等国家部委,各级各类政府与事业单位,以及各类互联网公司等提供的数据,利用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技术发掘利用数据价值。
同时,完善科技人才多维评价体系,运用大数据综合考虑团队协作、个人贡献、成果价值、发展潜力等多方面因素,全方位评价,并跟进最新科技成果和研究动向动态评估。探索科研成果价值发现机制,加强不同领域成果的前期溯源。
民革中央认为,完善专家库建设,对科技评价实行动态跟踪管理十分必要。“建议严格入库专家资格,运用大数据技术实施回避原则,尽量实现评审专家与评审项目的学科精准对接,保证专家库的权威性。积极推行国际同行评议,参与我国重大科技项目的评估,保证科技产出的前沿性。”
民革中央还建议实行专家库的动态跟踪管理,严格记录评审专家评价过程中的表现,同步监测评审专家的业务水平、工作作风及科学道德,对于偏差次数超过一定比例的评审专家,及时登记并取消其科技成果评价专家资格,并及时更新、补充专家库,以保证有足够的选择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