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bty体育

bobty体育

bobty新闻

科技动态 沪苏浙皖政府报告里的长三角

发布日期:2023-01-31     浏览次数:

  最近,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两会先后启幕,三省一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对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进行回顾,并提出新一年和未来五年的规划展望。

  长三角一体化取得了哪些卓越成效?未来五年的发力点在哪?又将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回顾过去五年工作,改革开放迈出重大步伐。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高起点推进,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形成全国首创案例36个,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并不断走深走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连续成功举办五届。

  ●“三大任务”全面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全面落实,科技创新共同体加快建设,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群众跨区域办事、就医更加便捷。

  ●双向开放“三大平台”加快打造。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形成112项制度创新成果,38项成果已向全国复制推广。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扎实推进。

  展望今后五年,空间布局进一步优化,主城区辐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的对内对外开放两个扇面枢纽作用持续提升。

  今年工作中,要深入实施“三大任务”。全面完成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点合作事项和重大项目落实落地。

  ●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建设,持续提升G60科创走廊策源功能,推进沿沪宁产业创新带发展。

  ●聚力建设双向开放“三大平台”。深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制度创新,全力推进水乡客厅、西岑科创中心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深化落实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总体方案,大力提升国际商务人才港、国际友城港等平台功能,加快培育发展民营企业总部、贸易型总部,强化大会展、大商务、大交通、大科创功<abobty体育 href=http://www.defengxueyuan.com target=_blank>bobty体育能。

  ●加快建设上海示范区线、崇明线、机场联络线等轨道交通线,推进沪苏湖铁路上海段、沪渝蓉铁路上海段、北横通道东段等重要基础设施建设。

  ● 长江大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生态岸线%,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始终保持Ⅱ类。

  ● 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沪苏通长江大桥建成通车,南沿江、北沿江、沪苏湖、通苏嘉甬等铁路相继开工建设。

  ● 更高质量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环太湖科创圈建设,推动沿海港口融入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协同推进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建设,合力种好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改革“试验田”。

  ● 加快沪苏通等融合发展,加快推进北沿江高铁江苏段、南沿江城际铁路以及沪苏湖、通苏嘉甬铁路等在建项目建设,支持苏南硕放国际机场等环沪机场群改建扩容。

  ● 要更大力度推动改革开放,建好用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主动承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溢出效应”。

  ● 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坚持不懈抓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跟踪做好长江水生态监测评估。开展新一轮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加大统筹区域发展力度,不断提升协调发展水平。纵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深化浙沪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高质量完成“三区三线”划定和省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跨乡镇土地综合整治试点。

  推进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达3%。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1家,新挂牌成立省实验室4家,新建省技术创新中心4家。新增国产化替代成果263个,新增高新技术企业7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2万家,集聚“鲲鹏行动”专家35名,新引育领军人才1500多名。宁波石墨烯创新中心成为我省首个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

  创新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区域创新能力上升到全国第4位,全社会研发投入强度提高bobty体育0.58个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8%。新增“两院”院士12名,引进“鲲鹏行动”专家73名。大科学装置实现零的突破,之江实验室等纳入国家实验室体系,10大省实验室和10大省技术创新中心完成布局,获得国家科技奖60项,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3.9件。

  ●大力推进数字化改革,建设一流数字基础设施,加强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和大型数据中心建设,打造长三角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加快建设“双千兆”宽带城市。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扎实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一体化创新行动等六大行动,牵头推进数字长三角建设,高水平共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加快推进浙沪小洋山区域合作开发项目,加快联沪苏皖高速铁路和城际铁路建设,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打造沿海核电基地、华东抽水蓄能基地、长三角海上风电基地、全国油气储运基地,推进新型储能建设,统筹发展清洁高效火电,形成“两交四直”特高压入浙通道,加快打造新型能源体系建设先行省。

  ●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建设工程,加快建设长三角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金华)。

  ●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宏伟目标。经济实力实现重大跨越。全省域进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全省域进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在习亲自谋划、亲切关怀下,安徽正式成为长三角一员,在新发展格局中的位势显著提升。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成效显著,乡村全面振兴开局良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突破60%。

  ●加快推进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举办首届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签约项目总投资669.7亿元。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落实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强与沪苏浙产业链等高对接、科技创新协同攻关、制度创新同步衔接,增强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的市场枢纽功能。

  ●适度超前推动基础设施投资。加快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长三角国家枢纽节点芜湖数据中心集群建设。

  ●推进科技体制机制创新。通过建设“科大硅谷”,发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高校院所作用,联合国内特别是长三角高校科研院所,集聚全球科技创新要素。

  ●突出产业支撑、改革赋能,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十大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发挥长三角绿色食品加工业大会平台作用,高标准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利用外资是更高水平开放的关键抓手。创新利用外资模式,发挥境内外商协会、国际化产业基金等作用,用好长三角外资企业资源,加大与境外世界500强、行业龙头、隐形冠军等企业对接力度,提高外资招引精度和效率。

  ●加快构建链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市场枢纽。系统建设枢纽型、市场化要素平台体系,让连接东中西的市场腹地进一步成为联动国内外的开放高地。全面提升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能级,加强与沪苏浙自贸试验区联动合作。主动对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谋划建设安徽联动区。加快发展市场化、专业化展会,增强世界制造业大会、“天下徽商”圆桌会等平台功能。扩容和完善商协会体系,更好发挥长三角和中部地区国际商会联盟等作用。

  ●深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用好产业链供应链跨区域协调机制,提质升级省际产业合作园区,加快建设省际毗邻地区新型功能区,推动与沪苏浙产业链深度嵌入融合。协同推进G60科创走廊建设,依托科技创新共同体实施一批联合攻关项目。持续推进省际间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连接东中部的交通枢纽功能。积极引进高品质教育、医疗等资源,加快建设重点面向沪苏浙的康养基地。促进各区域各领域与沪苏浙建立紧密型、互补型合作关系,深化皖北地区与沪苏浙城市间结对合作帮扶。抓好三省一市重点事项落实,办好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轮值年系列活动。

  科技动态 盖钧镒、程顺和院士获首届“种业科学家奖”——培育一粒良种,只为粮丰民富

  科技动态 探访“国之重器”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漫步“太空环境”,纳米材料打开新世界

网站地图